1. <sup id="dcn4r"></sup>
    <mark id="dcn4r"></mark>
  2. <menu id="dcn4r"><i id="dcn4r"></i></menu>
      <u id="dcn4r"></u>
      <video id="dcn4r"></video>
    1. <rp id="dcn4r"><menu id="dcn4r"></menu></rp>

    2. 您的位置:首頁>國內 >
      • 智解民憂 慧聚春風(圖)

        2023-08-17 14:53:02 來源: 《中國公路》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以下簡稱“天津交委”)管轄的業務范疇龐雜。依靠傳統的人海戰術,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目前管理要求。因此,天津交委規劃建設了天津市交通運輸數據資源交換共享與開放應用平臺(以下簡稱“數據應用平臺”),借助數據的力量完成了管理的提質增效。

      一些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數字技術的運用,甚至超過專業互聯網企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津交委用兩年時間,規劃建設了數據應用平臺,匯聚了5 4家行業數據,涉及9個交通行業,38 類業務,總量超48 00 億條,每日新增3.1億條,每日交換6900萬條。

      / 海量數據為我用 眾彩紛呈提效能 /

      充分應用海量數據,能夠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轉型升級。天津交委通過一線工作的摸索,總結出了“大數據+民生務”“大數據+綠色低碳”“大數據+電子證照”等40余項“大數據+”模式,目標是“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

      大數據與民生服務

      津心辦App是天津市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天津交委在津心辦上開設了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旗艦店(以下簡稱“旗艦

      店”),通過數據共享,將軌道交通、ETC、高速阻斷等多項數據共享至旗艦店,實現便民查詢一鍵隨時享。目前,天津市民已經圍繞旗艦店自發形成了黏性。

      大數據與應急指揮

      天津交委建立立體指揮聯絡網,做到“看得見、找得到、呼得出、調得動”,實現零距離扁平化指揮,形成橫向打通行業內外、縱向貫穿全市、兩級聯動的應急指揮體系。建立通信專網,遠程調度指揮,多方聯動協調,提高突發事件的處置效率。

      公路、鐵路、水運、民航、郵政……天津交委管轄的范疇十分龐雜,單靠人力根本無法掌握和處理這些領域發生的突發事件,只能依靠大數據賦能。例如實時監控出租車、網約車、港口等場景的運行情況,并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2023年春運,是新冠肺炎疫情轉入乙類乙管后的第一個春運。天津交委依靠大數據預測,提前精準調動運力,最終圓滿完成了春運任務,實際發生的客流量與大數據預測的客流量吻合度接近97%。

      / 定向施策憑妙手 提質增效解難題 /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到21世紀中葉,要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過程中,不能回避公眾提出的難題。公眾感到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在管理上需要提質增效的地方。

      天津交委組織了首屆天津市智慧交通創新成果發布大賽,緊扣當前天津市交通運輸領域的痛點難題。其中,“天津港云緩沖區智能作業調度研究(以下簡稱‘調度研究’)”獲得了一等獎。

      海運運量在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中是最大的。全國的港口都面臨同一個問題——擁堵。集裝箱卡車司機常常需要在港口經歷漫長的等待,由此引發的問題是路面擁堵、低速燃燒、污染排放、與民爭道、路面損毀、交通事故、效率低下……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孤島”,集裝箱卡車司機與港口之間信息不互通,港口不知道司機到達的時間,司機也不知道港口什么時候能夠裝卸。

      調度研究成功研發“天津港云緩沖區智能調度平臺”,打通數據壁壘,提高生產效率。其中,智能閘口系統能夠收集進出閘口的數據,天津港一體化系統能夠收集場區集裝箱位置數據、緩沖區指令與排隊數據,行業數據共享平臺擁有集裝箱卡車實時定位數據,關港集疏港智慧平臺擁有集裝箱卡車的預約數據、集港計劃數據和關港委托數據。

      基于數據基礎,天津港能夠預測未來15分鐘、30分鐘、60分鐘到達的集裝箱卡車的位置和信息,提前精準調度。一是預測各個時段到達港口的集裝箱卡車數量;二是預先安排碼頭裝卸機設備;三是精準引導集裝箱卡車進入碼頭作業;四是高效作業減少集裝箱卡車在港口停留的時間。

      此外,天津港還為在途司機提供了氣象、疫情、臨時停車、住宿、維修、加油、二次裝卸等增值服務。

      /主動出擊攻守易 精準防護健康行 /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交通運輸領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背景下,必須思考如何保障公共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呼吸道傳染病由于其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的特點,看不見也摸不著。在公路、鐵路、水運、民航等交通運輸樞紐中,人員大量聚集,如何在暢通出行的前提下,保障出行的安全性?天津交委最終將消殺設備安裝在了各大交通運輸樞紐的

      空調上。通過在空調中安裝我國自主研發的超薄電暈消毒模塊,實現了人機共存的主動式消殺。

      展望未來,天津市印發了《天津市數字交通發展行動方案(2023 -2025年)》,以“業務、技術為支撐”為導向,

      構建“一個中樞、四大體系”。一個中樞是指,以數據為核心要素,夯實數字交通發展基礎中樞,加強數據治理應用,強化網絡及數據安全建設。四大體系聚焦交通運輸行業核心領域,實現業務牽引與數字賦能,包括基礎設施體系、運輸服務體系、交通治理體系和可持續生態體系。

      (本文整理自現場演講錄音)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