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p id="dcn4r"></sup>
    <mark id="dcn4r"></mark>
  2. <menu id="dcn4r"><i id="dcn4r"></i></menu>
      <u id="dcn4r"></u>
      <video id="dcn4r"></video>
    1. <rp id="dcn4r"><menu id="dcn4r"></menu></rp>

    2. 您的位置:首頁>國內 >
      • 林鳴院士:現代技術帶來的改變、挑戰和思考

        2023-08-18 08:57:59 來源: 中國公路微信公眾號


      【資料圖】

      在WTC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交通基礎設施工業化智能建造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林鳴,以“現代技術帶來的改變、挑戰和思考”為題作報告。

      什么是現代技術?

      林鳴認為,“現代技術”主要包括3個方面,即高科技的環境、先進制造技術支撐、系統工程及并行工程方法管理思想和理念。他提到,我國2010年左右進入現代技術賦能工程建造的年代,這期間具有快速發展、技術快速迭代、大規模建設3個特點。

      現代技術賦能工程建造帶來的改變有哪些?

      林鳴說,這些改變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工程環境的改善。災害性的影響得到改善,無論地質災害、臺風災害;風險的控制可實現全員、全過程、全覆蓋的風險管理;可以對風、浪、流包括泥沙等不確定性實現精準管理。二是工程控制力的提升。實現了整個工程的可視、可測、可控。三是建立一種優化的管理體系。在復雜工程存在認知盲點的時候可以應用優化體系進行管理,獲得更好的效果。優化管理體系有4個要素,即設計施工聯動平臺、現代化裝備制造支撐、研發協同和彈性管理決策機制。

      現代技術賦能工程建造帶來的挑戰是什么?

      林鳴認為,第一個挑戰是現代技術賦能工程建造中認識問題要比解決問題難,例如,在大規模復雜工程中,經常會涉及到不熟悉的領域,工程的無人區要第一個去走,要去克服從零到一的工程難題。第二個挑戰是在現代技術賦能工程建造中,仍然需要敬畏科學、敬畏自然。他表示,在工程技術上,仍然需要有一種力所不能及的底線思維。

      關于現代技術賦能工程建造的思考

      林鳴表示,現代技術會給人造成一種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錯覺,事實上需要人們保持一種定力,不要被誘惑。在這樣的浪潮當中,有3個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考量目標,一定不要認為無所不能、無所不用。二是要做價值的考量,要從多路徑進行思考和比較。三是做經濟效益的考量,所以發展現代技術,要算兩本賬,即微觀賬和社會歷史發展賬。微觀賬就是管理效率賬、管理效能賬和企業經濟賬。社會歷史發展賬從近處來看,即人力資源不能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負債,要成為資源,如果人力資源成為了負債,就會影響可持續發展。從長遠來看,科學技術的發展應該促進人類持續進化而不能退化。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閱讀
      • 牛羊出欄 穩定增長

        2023-08-17

        青羚網訊8月16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各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