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p id="dcn4r"></sup>
    <mark id="dcn4r"></mark>
  2. <menu id="dcn4r"><i id="dcn4r"></i></menu>
      <u id="dcn4r"></u>
      <video id="dcn4r"></video>
    1. <rp id="dcn4r"><menu id="dcn4r"></menu></rp>

    2. 您的位置:首頁>國內 >
      • 記湖南省“十佳”養路工王贊(圖)

        2023-08-18 08:59:39 來源: 中國公路網

      王贊同志,現年55歲,1991年參加公路工作以來,一直扎根在生產一線,以班為家,以路為業,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與公路養護事業融為一體。2014年,王贊被組織任命為新組建的武岡市望云中心養護站站長。他因養護操作技術過硬,2014年9月在湖南省總工會舉辦的全省公路養護技能競賽上,他帶領的團隊榮獲瀝青路面挖補第二名、水泥路面清灌縫第二名、團體第二名的佳績,2015年被評為湖南省“十佳養路工”。


      【資料圖】

      ▲王贊獲得湖南全省“十佳”養路工

      分內之事 不多拿一分錢

      他不畏艱難,帶領站員們攻克過很多艱難路段的養護難題。2015年4月在清理省道219線K147-K148路段路障中,因該路段山體滑坡,路肩上散落大量石塊與泥土,清理工作異常艱難,王贊在無人敢接此任務的情況下主動請纓。他帶領全站隊員使用大錘、鐵鎬等普通工具把那些動輒幾百上千公斤的石塊擊碎,再將碎石泥土人工挑至水溝外側。4天時間完成原計劃10天的清理任務,為單位節約機械及人工費數千元,自己卻沒多拿一分錢的計件工資,別人都說他傻,他卻笑笑說,都是自己本份的事!那次的清理工作非常顯著,消除了安全隱患,恢復了路容路貌,也確保了過往車輛行人的安全通行。

      ▲省道219線美觀舒適的一段

      傷口血流如注 仍繼續工作

      王贊在工作中從不輕易請假,甚至連規定的年休假都經常主動放棄。2014年6月在縣道馬轉線的除草工作中意外負傷,他只是進行了簡單包扎,就投入到緊張工作中。當時馬轉線交通量較大,路面病害多,搶修任務很重,路肩上的雜草以及水溝外側的野生灌木沒能及時有效的清理,長得又高又密,甚至影響到了行車視線。王贊帶領全站人員在進行清理時,由于野草茂密遮擋視線,同事的綠籬修剪刀不小心戳到了王贊的腳背,雨靴都割開了一條大口子,傷口血流如注。在當地衛生院簡單包扎后,王贊并沒有選擇休息,而是繼續與工友們一起勞作,沒有落下一天,將馬轉線公路兩旁21.5公里的雜草和野生灌木清理干凈。

      第一個到崗位 三十多年如一日

      三十多年如一日,無論陰晴雨雪,他總是第一個來到崗位,最后一個離開。他帶領站里的工人清掃路面、修整綠籬、疏浚涵洞、平整路肩。他負責的望云中心養護站管養著三十多公里的國省主干線養護任務,養護路線長、養護項目技術性要求高,再加上公路沿線的廠礦企業、群眾建房對公路的破壞影響較嚴重,工作任務繁重。為了更好的完成這一工作,他經常加班加點,超時超量工作。他那橘紅色的身影與蜿蜒的公路形成了一副絕美的畫面。

      ▲王贊在鋪灑瀝青

      在2015年迎國檢工作中,他管養的竹城公路是重點檢查線路,整整三個月,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他從未好好休息。白天忙了一整天,晚上還要整理各種內業資料。他帶領養護工人出色的完成了迎檢任務。

      積極參與駐村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

      2018年起,因其工作認真負責、耐心細致、敢挑重擔且具有豐富的鄉村工作經驗,王贊同志先后被安排參加馬形村駐村幫扶和大團村鄉村振興工作。在駐村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當中,扎根基層真心服務群眾,認真履任幫扶責任,積極落實脫貧政策。深入每個貧困戶家庭摸清情況,掌握最基本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做到精準識別,因戶施策。為村里4戶貧困戶解決了房屋漏水問題,為2戶特困戶進行了C級危房改造,同時修建了3口衛生飲用水井,維修加固了3口水塘,修建了新村部,對村部變壓器進行了提質改造。為大團村修建了1.5公里組道,維修了一處電排,修建了農業灌溉水渠,極大地解決了大團村民出行和農田灌溉水源問題。在駐村工作中每年被評為“優秀駐村工作者”。

      這就是王贊,一個極其平凡、普通的公路人,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份平凡而又崇高的 “鋪路石精神”。無論在哪個崗位,他總是干一行愛一行,總是用最高的標尺來衡量自己。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閱讀
      • 牛羊出欄 穩定增長

        2023-08-17

        青羚網訊8月16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各地以